
人人或多或少都有發夢的經歷。如果您經常發夢,甚至經常發惡夢,您或者會問世間發夢為何物?我們就與您一起拆解發夢、發夢原因,以及發夢對睡眠質素的影響。
何謂發夢?
發夢是睡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我們每晚「瞓教」都會經歷四至六次的睡眠週期,每次歷時約九十分鐘。而每個週期可以細分為四大睡眠階段,而發夢正是最後一個階段,此階段的學名又名為「快速眼動睡眠」。
當我們發夢時,過程一般是呼吸的頻率變得不規律,體温、血壓、心率上升,而身體大部分的肌肉則維持放鬆的狀態,腦部卻十分活躍。好夢惡夢就是一個個如此誕生。
發夢為求什麼?
從科學的角度看,發夢的原因並未被完全解釋,可謂一個神秘的過程。
好夢固然使人感覺良好,但惡夢卻讓人不禁問:發惡夢原因為何?科學家歸納出數個有關發惡夢的原因,包括:早年具創傷性的經歷、生活壓力,甚或與您的基因有關。在某些人的身上,發惡夢可是與他或她的個性、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。
雖然不適用於所有夢境,學者建議我們與其解釋夢中的內容,不如問:您的夢境希望為您帶來甚麼?
例如您昨晚發了一場惡夢,在夢中有人試圖強行進入您的居所,而夢中的您則十分驚慌,不敢到門前對抗入侵者。如您反問自己:此夢希望告訴我什麼?
您便會因而知道這個惡夢正是「温馨」提醒您現實生活中身邊有新的人、事或物出現,您潛在的恐懼拒絕他們的進入。
簡而言之,發夢的可能原因是讓我們對身邊的人、事、物有所意識,對自己有所覺悟,亦為我們帶來成長與改變,終令我們經歷的創傷得到療癒的機會,成為一個完整的人。
*如您經常或長期發惡夢,令您感到困擾,我們建議您應盡快尋求專業意見及協助。
發夢與睡眠質素有何關係?
作為睡眠階段之一,發夢是自然而重要的,與睡眠質素的關係亦十分密切。
如一個人睡覺時缺「夢」,即他或她的睡眠週期欠完整,對其認知及行為影響深遠,壓力水平有所變化,或會衍生日間渴睡,甚至精神問題。而有些人經歷一夜或長期惡夢,醒來後壓力水平較高的機會較大,或會患上睡眠障礙。
一般而言,研究指出發夢可以讓腦部有機會為我們處理及組織記憶與情緒,保持理性。亦有研究指,發夢會移除日常生活中一些令我們感到困難,甚至具創傷性的經歷。故此,睡眠質素是否良好,發夢正是其一關鍵。
發夢,是您我優質睡眠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階段。發好夢,還是發惡夢,不一定是我們能夠選擇的。閱畢此文,理解發夢後,德國Emma床褥祝您夜夜甜夢!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