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lated article

不論您是七歲還是80歲,睡眠同樣與您息息相關。
本篇德國Emma床褥網誌集中討論與學生、年青人相關的睡眠知識。如仍然在學的您,或者會問:何解我與家人的睡眠習慣會不同?而若是為人家長的您,或者又會這樣問:為何我的子女可以「叫極都唔醒」?以下的內容將會為您一一解答。
「後生」可睡的權利
成人一般睡8小時左右已經足夠,而「後生」一族則需要睡得更多。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建議,不同年齡層的人會有不同的睡眠時間:
- 學前階段的兒童:10-13小時
- 學齡兒童:9-11小時
- 青少年:8-10小時
很明顯,從大人的角度看,小孩子相對睡得較多。不過,為什麼呢?
兩大小朋友多睡的原因
主要原因不會是下一代人較上一代人懶,真實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在與外在兩種。
內在的因素與生理時鐘有關。由嬰幼兒變成青少年,一步一步踏入青春期,過程之中他或她會遇上一個較成年人延遲的生理時鐘「設定」。這種「設定」會令人於黃昏時較為清醒,反之清晨或早上的時間需要較多的睡眠。
即使一個未成年的人,也有可能已習慣較早的時間入睡,但身體或生理上是仍然未準備好的。如此,年輕人時常可以待至晚上11時,甚至更夜的時間仍然可以保持清醒。
外在的因素則是與年青人自己多采多姿的生活有關,此舉就會讓他們晚上仍然十分活躍,不能好好準備入睡。相關的例子可以是:
- 在學校長時間的課堂時間
- 過多或過夜的課外活動
- 隨子女長大,家人傾向較少為子女設定入睡時間
- 越來越常見於黃昏才開始的社交、聊天、放鬆等活動
故此,未成年人不會較早入睡之餘,早上或者未能及時醒過來,出現「懶床」不起的情況。
上學時間太早或會得不償失
從睡眠科學的角度看,因為上學時間太早,而需要學童較早起床,會帶來少的副作用:認知表現受損、生理及精神健康受損,甚至會增加進行較危險的行為的機會。
相反,如上學時間可以延後一點點,即使只是延遲每日開學的時間20分鐘,睡眠專家的研究發現較遲的上學時間可以帶來:
- 更高的出席率
- 遲到的次數減少
- 上堂「釣魚」或「恰眼瞓」的次數減少
- 成績更佳
- 交通意外的次數減少
睡眠習慣除了因人而異,因年齡亦會有所不同。人越年輕,睡眠時間越長,其中一大原因是生理需要。從睡眠科學的角度理解,小朋友是天生貪睡、「懶床」的一群,睡眠時間較成人長是正常不過的。